夏季高温燥热,高温与湿热交织,让人倍感不适。在这样的季节里,人们常常会听到“暑天吃‘苦’”的说法。那么,吃“苦”真的能清热祛湿吗?又该如何正确地吃“苦”呢?今天,我们就来一探究竟。
在中医理论中,夏季属火,气候炎热,人体容易出现内热。而苦味食物大多具有清热、泻火、解暑的功效。据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任金梅介绍,夏季适当多吃“苦”,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夏日的不适。
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任金梅:苦味食材大多具有寒凉之性,能清热泻火、祛暑燥湿、生津开胃,尤其适合夏季调养身心。日常适量摄入苦味食品,既能清心除烦、醒脑提神,又可健脾开胃、增进食欲。除常见的苦瓜外,莴笋、蒲公英、苦丁茶、杏仁、苜蓿、百合、黄花菜、芥菜、绿茶等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这些食材味苦,兼具提神醒脑与健脾祛湿的双重功效。
任金梅提醒,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苦味蔬菜大多性寒凉,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胃肠道,引发恶心、呕吐、腹痛或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。因此,食用时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。
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任金梅:消化功能较弱以及比较容易腹泻的人群,应控制苦瓜的摄入量,体质虚寒的老年人及脾胃虚弱患者,不宜多食,以免加重病,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健全,同样避免过量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