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文化中国行)高浮雕传拓 “3D打印术”拓古今

(文化中国行)高浮雕传拓 “3D打印术”拓古今

中新社郑州10月7日电 题:高浮雕传拓 “3D打印术”拓古今 作者 王宇 “如果说普通拓印是‘摄影术’,那高浮雕传拓就是‘3D打印...

文化中国行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现代科技解锁别样东方美学

陶瓷是中华瑰宝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。发源于河南禹州的钧瓷,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,以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的独特窑变现象闻名于世...

文化中国行|探寻青铜岁月“痕迹” 看非遗工艺传承

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城南约16公里的烟涧村,是国内主要的青铜器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。 走进烟涧村,随处可见各种仿古青铜器,全村三分之一...
(文化中国行)一方澄泥天鹅砚 千载古艺时尚风

(文化中国行)一方澄泥天鹅砚 千载古艺时尚风

中新社河南三门峡8月24日电 题:一方澄泥天鹅砚 千载古艺时尚风 作者 阚力 杨大勇 “我结合天鹅对澄泥砚造型做了一些创新,很受欢...
(文化中国行)一方澄泥天鹅砚 千载古艺时尚风

(文化中国行)一方澄泥天鹅砚 千载古艺时尚风

中新社河南三门峡8月24日电 题:一方澄泥天鹅砚 千载古艺时尚风 作者 阚力 杨大勇 “我结合天鹅对澄泥砚造型做了一些创新,很受欢...

文化中国行|Vlog:感受千年石窟的历史回响

“洛都四郊,山水之胜,龙门首焉。”绝壁之上,大大小小的窟龛,浓缩着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方面的实证资料。2345个窟龛、11万余尊石...

穿越三千余年,古老文字更鲜活(文化中国行·感知文化里的中国·关注冷门绝学)

实验室内,张展(左)正在和学生扫描录入甲骨文拓本。 霍亚平摄 甲骨文的“走”字。 安阳师范学院供图 安阳师范学院学生在校园跳甲骨文...

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团队以科技赋能甲骨文研究 穿越三千余年,古老文字更鲜活(文化中国行·感知文化里的中国·关注冷门绝学)

实验室内,张展(左)正在和学生扫描录入甲骨文拓本。 霍亚平摄 甲骨文的“走”字。 安阳师范学院供图 安阳师范学院学生在校园跳甲骨文...
(文化中国行)德国青年“十年磨一证”:愿成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者

(文化中国行)德国青年“十年磨一证”:愿成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者

中新网郑州7月15日电 题:德国青年“十年磨一证”:愿成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者 作者 阚力 王佳宁 “这意味着要承担更多责任,我会...

文化中国行 | 龙门金刚

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之后历经东魏、西魏、北齐 隋、唐、五代、宋等朝代 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...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