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生播报||能人巧念“养兔经”? “蹦”出乡村振兴新图景

在柘城县岗王镇双庙村的豫东散养兔养殖基地里,一群活泼的比利时散养兔正欢快进食。凭借引进特色品种与创新养殖模式,村民王进厂不仅走出了一条高效致富路,更带动周边村民共享产业红利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
走进王进厂的散养兔养殖基地,一群群灰萌可爱的比利时散养兔在开放区域内自由奔跑、啃食鲜草。不同于传统笼养模式,这里的比利时兔子享受着“自由放养”的生活,以天然青草为主食。

柘城县岗王镇双庙村村民 王进厂:这田间地头都是杂草,随便割一点都可以喂了。比如说,像冬季没有草的情况下,咱们可以收一些农作物秸秆,比如说豆秸秆,花生秧、红薯藤或者说玉米秸秆、小麦秸秆之类的都可以,然后磨成粉,做成颗粒,这样很简单的喂。

王进厂告诉记者,由于散养兔繁殖速度快,生长周期短,草料来源广泛,养殖成本相对较低。

柘城县岗王镇双庙村村民 王进厂:我们这个比利时散养兔,抗病能力强,繁殖能力效率高,每只母兔可以产仔平均下来八到九只,每年就是产六至七窝。

为保证兔肉品质,王进厂严格遵循生态养殖标准。

柘城县岗王镇双庙村村民 王进厂:肉质口感非常的好,因为吃杂草之类的农作物秸秆,没有饲料添加剂,所以说我们的肉质口感非常的细腻筋道,散养圈养活动量比较大,比较活跃。

在销售渠道上,王进厂积极拥抱新渠道,线上线下“两条腿”走路。线下与周边商超、餐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;线上则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养殖过程,展示散养兔的生态生长环境,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关注。

柘城县岗王镇双庙村村民 王进厂:吃过的顾客都是回购,两次、3次甚至4次的都有。

王进厂说,由于兔肉富含优质蛋白质、低脂肪且胆固醇含量低,符合大众对健康饮食的要求,兔肉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,每到商品兔出栏的时间就有不少客户前来订购,效益比较可观。

柘城县岗王镇双庙村村民 王进厂:我们的商品兔是达到4个月左右,可以出栏,每斤十二块五回收价。

产业兴旺带动就业增收。目前,养殖基地已吸纳多名村民就业,负责草料收割、日常管护等工作,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。谈及未来规划,王进厂正在探索兔肉深加工,开发休闲零食、预制菜等产品。还打算成立养殖合作社,把技术和经验分享给更多乡亲,带领大家共同致富。

返回顶部